從工廠跨界 人工智慧的未來之路

(以下內容來自《Now News》,感謝《Now News》報導。)

人工智慧(AI)於發展日趨成熟,與物聯網(IoT)技術結合,近年家用型機器人崛起,結合保全、安全照顧,取代真人管家進駐家庭,大幅降低人力成本。而AIoT技術近年更擴延到各個產業面,除了改善人力需求外,也逐步推動產業再進化。

立達科技創辦人李明達於七年前開始全職創業生涯,創立人工智慧機器人設計公司立達科技,但聊起近年備受矚目的家用型機器人,李明達的回覆超乎外界預料:「大陸的商場內有很多機器人專賣中心,但最冷清的就是機器人商店。」

近年走訪兩岸三地,李明達觀察到家用型機器人仍停留在一次性消費,沒辦法帶起更多的消費鍊,加上能用的軟體過少,機器人應用度並不高,其實並沒有想像中這麼好用、聰明,以至於消費者對家用型機器人的態度仍停留在新奇、好玩,但興致一過,馬上就被消費者冷凍。

「做機器人跟網站一樣,都有黏著度需求。工廠用機器人目前才是最活躍的,以半導體廠例子來說,對機器人的黏著度高達百分之百。」李明達從app跨足到硬體設備,轉而幫工廠做自動化視覺檢測,在於看準了人工肉眼檢測往往不若機器檢測來得細膩,加上肉眼工作數年後有疲勞、視覺衰退等疑慮,「製造業最缺的就是AI導入人工目檢。做AI的都在找應用,技術要落地才會產生商業價值。」

而要讓AI技術落地,目前主要仍在於能夠打入製造商品的工廠端。但起先工廠礙於沒有自己的軟體工程師,要讓工廠使用較為不易,李明達則自己編碼將使用者介面圖形化,讓工廠端不會寫程式也可以簡單使用AI演算法做分析,「完全不用寫程式就可以做演算法,客戶當然非常歡迎。客戶產品百百種,如果推出新產品,則可以透過這個介面自己修改演算法再做檢測。」現在很多產品都逐漸走向不必寫程式,李明達預測,這種簡化模式之後會成為主流,也方便工廠端更容易操作。

雖然AI應用被視為未來產業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外界對機器人應用已勾勒出不少未來願景,但以現行技術性製作出的機器人仍在於可以頂替多少人力,以立達科技推出的R5機器人而言,一台售價約台幣三百萬,但工廠普遍還是難以接受,主要原因仍在於台灣薪資過低,「如果作業員的薪資為22k,一年才三十多萬,一台作業型機器人要攤將近十年才會打平成本。」為了成本考量,工廠傾向於用低廉的薪資聘請人力而非使用機器人,以至於真正能導入作業型機器人的工廠,多半為作業員平均薪資較高的封測業與半導體產業。

價格壓不下來是機器人產業面臨的一大問題,李明達認為,可能還需要兩三年的時間價格才會再壓低、更為適應台灣的產業環境,因此目前推動機器人取代人力的,仍為薪資所得較高的歐美與日本。

「現在AI還沒真正找到幫助比較大的部分,大概只是從原來的商業模式、產業模式做改良,還沒有很大的突破性。」然而除了工廠端外,李明達認為AIoT最具潛能的發展領域則在於老年照護與醫療,在於該領域普遍工作時數過長,若技術性許可則期望用機械取代、輔助人力,降低人體負擔。但就目前的情況而言,醫療領域多半需要醫生與醫院配合,取得病歷資料也較為不易,目前醫院傾向直接與大學資訊科系合作,推動AIoT醫療產業應用,科技業較難打入。而老年照護則遇上經費不足的問題,難以負擔AIoT應用。再者,實際投入機器人產業的人並不多,算是雷聲大雨點小,也在於學校訓練仍不足,以至於尚未有足夠人才投入此領域,若AIoT要走出工廠端,邁向更廣泛的領域,突破技術層面的需求也許還有一段路要走。

立達軟體科技李明達.png

聯絡我們、購買方式、客戶服務


請參閱以下網址:

https://tw.myai168.com/article/index?sn=11056

延伸閱讀

1.
ROBOT-5 人機協同機器人

2.
MYAI Studio for Linux 人工智慧開發工具

3.
AOI 自動光學檢測設備專案

感謝客戶們的支持

臺灣大學、清華大學、陽明交通大學、成功大學、臺北醫學大學、高雄醫學大學、臺北護理健康大學、中國醫藥大學、國防醫學院、中興大學、中央大學、中山大學、中正大學、政治大學、暨南大學、嘉義大學、宜蘭大學、臺北教育大學、聯合大學、淡江大學、逢甲大學、長庚大學、義守大學、實踐大學、大同大學、中原大學、東吳大學、慈濟大學、慈濟科大、臺科大、北科大、臺中科大、雲林科大、勤益科大、虎尾科大、屏東科大、高雄科大、朝陽科大、明志科大、明新科大、南臺科大、亞東科大、中國科大、體育大學、國防大學、海軍軍官學校、陸軍專科學校、羅東高中、鼓山高中、高雄女中、臺大醫院、成大醫院、榮民總醫院、長庚醫院、慈濟醫院、義大醫院、亞東醫院、聯興國際醫院、中山科學研究院、國防部軍備局、法務部調查局、工研院、資策會、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、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、勞動部勞動研究所、紡織研究所、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、台灣儀器科技研究中心、車輛測試中心、中華電信、台灣自來水公司、台積電、聯電、南亞科、華邦電子、精材科技、華信光電、友達光電、群創光電、瀚宇彩晶、台塑、台塑石化、台塑網、南亞塑膠、台灣化學纖維、中國石油、羅技電子、義隆電子、隆達電子、達方電子、中磊電子、光紅建聖、鴻海、大聯大、世平興業、盟立自動化、迅得機械、南茂科技、順達科技、致伸科技、英特盛、豐興鋼鐵、中宇環保工程、竹陞科技、研揚科技、敦陽科技、竑騰科技、先豐通訊、神達電腦、神通電腦、百佳泰、科音國際、峰安車業、鴻鵠國際、藍海智慧、凸版蓋特資訊、遠傳電信、精誠軟體服務、酷媽、雄獅旅遊、北港武德宮、西螺福興宮等。